2007年2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上,颁布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李振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3项;授予2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
一 等 奖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01 |
Z-108-1-01 |
|
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 |
教育部 |
02 |
Z-103-1-01 |
|
支志明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二 等 奖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03 |
Z-101-2-01 |
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 |
程耿东、郭 旭、
顾元宪 |
辽宁省 |
04 |
Z-101-2-02 |
非线性优化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
袁亚湘、戴彧虹 |
北京市 |
05 |
Z-102-2-01 |
银河系磁场的研究 |
韩金林、乔国俊 |
北京市 |
06 |
Z-102-2-02 |
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和传输 |
张 杰、盛政明、李玉同、 魏志义、董全力 |
中国科学院 |
07 |
Z-103-2-01 |
开放骨架磷酸铝新结构类型的开拓 |
徐如人、于吉红、陈接胜、 庞文琴、李激扬 |
教育部 |
08 |
Z-103-2-02 |
磁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结构与性质 |
高 松、严纯华、陈志达、 王哲明、苏 刚 |
教育部 |
09 |
Z-103-2-03 |
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 |
郑兰荪、黄荣彬、谢素原、 吕 鑫、高 飞 |
厦门市 |
10 |
Z-103-2-04 |
金属参与的联烯化学中的选择性调控 |
麻生明、施章杰、赵士民、 俞瞻前、魏 琦 |
上海市 |
11 |
Z-104-2-01 |
岩石剩磁机理与古地磁场 |
朱日祥、张毅刚、潘永信、 邓成龙 |
中国科学院 |
12 |
Z-104-2-02 |
珠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研究 |
傅家谟、张 干、麦碧娴、 王新明、吴明红 |
广东省 |
13 |
Z-104-2-03 |
大气污染中的瞬态物种的产生、结构和反应 |
王殿勋、孔繁敖、朱起鹤、 葛茂发、苏红梅 |
中国科学院 |
14 |
Z-104-2-04 |
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 |
王苏民、于 革、沈 吉、 吴敬禄、羊向东 |
中国科学院 |
15 |
Z-104-2-05 |
海洋初级生产力结构及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 |
焦念志、王 荣、杨燕辉、 张 瑶、曾永辉 |
教育部 |
16 |
Z-105-2-01 |
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 |
张明杰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17 |
Z-105-2-03 |
蔬菜作物对非生物逆境应答的生理机制及其调控 |
喻景权、朱祝军、周艳虹、 李 英 |
教育部 |
18 |
Z-106-2-01 |
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与东亚人群历史的研究 |
张亚平、姚永刚、孔庆鹏、 丁远春、孙 昌 |
云南省 |
19 |
Z-106-2-02 |
单核苷酸多态与肿瘤的研究 |
林东昕、谭 文、贺福初、 缪小平、孙 瞳 |
卫生部 |
20 |
Z-106-2-03 |
恶性肿瘤磷酸化调控的信号转导研究 |
王红阳、鄢和新、谈冶雄、 傅骁勇、李洪海 |
上海市 |
21 |
Z-106-2-04 |
神经元N受体及其失敏态的药理毒理和病理生理学特征的系列研究 |
汪 海、吴 杰、刘传缋、 陈汝筑、崔文玉 |
北京市 |
22 |
Z-107-2-01 |
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 |
谢常德、张 靖、潘 庆、 郜江瑞、彭堃墀 |
山西省 |
23 |
Z-107-2-02 |
光场时-频域精密控制与超灵敏激光光谱研究 |
马龙生、毕志毅、陈扬骎、 杨晓华 |
上海市 |
24 |
Z-108-2-01 |
一维纳米线及其有序阵列的制备研究 |
张立德、孟国文、李广海、 叶长辉、李 勇 |
安徽省 |
25 |
Z-108-2-02 |
先进润滑材料制备与性能 |
刘维民、薛群基、王齐华、 杨生荣、翁立军 |
甘肃省 |
26 |
Z-108-2-03 |
单壁和双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和研究 |
成会明、李 峰、刘 畅、 丛洪涛、任文才 |
中国科学院 |
27 |
Z-108-2-04 |
碳纳米管宏观体的研究 |
吴德海、朱宏伟、韦进全、 曹安源、张先锋 |
教育部 |
28 |
Z-109-2-01 |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
胡海岩、王在华、金栋平 |
教育部 |
29 |
Z-109-2-02 |
微动摩擦学研究 |
周仲荣、朱旻昊、陈光雄、 刘启跃、徐桂珍 |
教育部 |
相关链接: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10817/06658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