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小丽,1981年12月出生,2001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2005年至2008年在湖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凝聚态物理学专业,2008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固体所功读博士学位,凝聚态物理专业。2011年7月博士毕业后留所,现在物质计算科学研究室担任助研,主要从事强关联材料的磁性及轨道属性的研究、高效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理论研究等。 |

|
李祥东,男,1981年5月出生,2002年本科毕业于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6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并于2011年6月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7月留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事锗基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能调控研究。 |

|
许依春,1982年9月出生,2004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2004至200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连读,近代物理系核与粒子物理专业,2007至2009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
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出站,现在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室担任副研,主要从事核材料研究工作。曾获中科院朱李月华奖、中科大优秀毕业生。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并参与ITER计划专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
郝华,1983年01月出生,2006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2006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凝聚态物理专业。
2011年9月博士毕业后留所,现在物质计算科学实验室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是利用密度泛函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来研究分子尺度下材料的自旋极化输运性质。
代表文章:Phys. Rev. Lett.108, 017202(2012). J. Appl. Phys110, 023702(2011).J. Appl. Phys.111, 07B303(2012). |

|
黄竹林,1984年10月出生,2006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物理系,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2011年7月博士毕业后留所,现在纳米室担任助研,主要从事环境纳米材料,涉及贵金属纳米阵列和粒子的可控制备、修饰、SERS活性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研究。 |

|
李发帝,1984年11月出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贵州大学物理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至2011年在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光学工程专业。
2011年7月进入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现在纳米室担任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分子光谱测试仪器(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中红外以及拉曼光谱仪)的管理、维护和操作,同时进行分子光谱谱图解析和仪器功能拓展开发的研究。 |
|
李越,男,1973年1月出生,1997年和2000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MPI)工作。2011年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微/纳米结构阵列及其器件化相关的科研工作。
主要的研究兴趣:微/纳米结构阵列组装,应用及其器件化。比如微/纳米结构阵列的非传统,低成本组装;仿生表面性征研究;表面增强拉曼特性;基于微/纳米结构阵列的光伏器件等。迄今为止,已在Coord. Chem. Rev., JACS, Adv. Funct. Mater., Small, ACS Nano国际学术期刊等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论文总被引用超2000次。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等课题研究。 |

|
周飞,1983年3月出生,2006年本科毕业与南开大学物理系,2006年至2011年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光学专业。
2011年5月博士毕业,随后来到固体所,现在纳米室进行博士后阶段工作,主要从事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