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我心目中的葛先生(毛照群)

发表时间: 2013-04-18 作者:毛照群

我第一次见到的葛先生

今年是葛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也是我认识老先生的第三十三年。平时大家看到的都是葛先生工作时严肃认真的一面,而我是和老先生近距离接触的一名工作人员,有机会见识到老先生在生活中的另外一面,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让更多人了解他、理解他、缅怀他。

永远忘不了的是1980年,我第一次见到了世界著名的金属物理学界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庭燧先生。他来到了这交通不方便,生活环境、工作条件都很困难的孤岛,筹备建设固体物理研究所。那年合肥分院下面成立了几个所,分院车队也要分家,分院王秘书长要我去院办公室当小车班班长,安光所办公室主任也邀我去他们所组建车队,就在我考虑去向时,一天晚上老方同志到我家,说葛先生约我第二天上班去他那儿。第二天,我谨慎地踏进招待所,第一次见到了葛老先生。他正手拿着煮熟的鸡蛋,蘸着细盐吃着早餐。我为之一震,这么知名的科学家,生活就这样俭朴、随便和简单呀!还不如我们一般老百姓的讲究呢。当我还没有回过神时,老先生喊坐下来说,你就参加我们筹备固体所的工作,并帮我开个车吧。但我要求你有三条:一今后不要为住房找我,二不要为了孩子的事情找我,三我的时间很重要,希望你能给予保障。面对一个慈祥的老人,而且这一切都是以工作为重,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呢?我怀着崇拜的心情,承诺保证做到这三点,以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严格遵守这三条,以公为重不讲私利。也正是如此,我和葛先生结下非常深厚的友谊。

严于律己的葛先生

葛先生属牛,他的骨子里有一股像牛一样的倔劲;他身材魁梧,衣着朴素,谈话直率,一生都在事业上默默地耕耘着。他不讲索取只讲奉献,比如在住房条件方面,他从大城市来到小地方,单位准备在三里庵大院里给他一套楼上楼下二层的楼房,他去看了一次后就提出,离工作地方太远,路上要花很多时间,对工作不方便而放弃,最后在服务楼招待所住下。何先生和子女来到合肥,在大板房住了一段时间,直至东区建好才住进了二套小房子里到终老。当时东区有了大套房时给了他一套,但他始终未搬进去。我曾经问老先生为什么,他说“岛上还有许多研究人员,住房条件不行,就让给他们吧”。其实两位老先生住处非常拥挤,没有什么豪华的东西,屋里除了旧冰箱、旧饭桌、旧床,其他到处堆满了书。我用根铁丝系了块帘子帮何先生床头围了一下,才显得整齐些。

日常生活中的葛先生

葛先生永远记住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万变而不变的就是老先生日常生活里勤俭节约的精神。我记得他刚到合肥时,让我帮买一台电视机,那时好一点的就是三洋牌子的,我就想买那种。老先生说,合肥不是有个黄山牌子的吗?就买它吧。当时我想真抠门。随着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他是从来不买洋货的,就连他经常出国回来,带点小礼品给我,也都是他在国内机场购买的。

我记得很深的一件事,老先生刚到岛上,中国科学院分配给他一辆日本汽车,让我去北京提货,我非常开心,心里想马上就能开部进口车子了。还是沈阳的老同志了解他,说先征求一下葛先生意见吧,果然老先生反对,要求用国产牌子的。后来我只好去了趟上海,提了一辆上海牌的车回来。

有一次葛先生要送孩子去法国深造,为用外汇还是人民币购买机票争论了一番。向朴跟我说老先生能省却不省,坚持要用人民币去买,那要多付不少啊。我接老先生上班时问了这是为什么,他说用外币是省钱,但那钱被外国人挣去了,用人民币即使多付了,也是给我们国家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先生的用意。过去葛先生许多做法不被理解,甚至受到很多委屈,其实多问他,多沟通,搞清了他的本意,理解了,也就容易相处了。

勤俭节约一生的葛先生

大家都知道葛先生是非常勤俭节约的人。有一年在稻香楼宾馆请客,我和姜文学、何先生陪同。我知道两位老先生一块出面,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客人,但席间仅仅上了五道菜,非常简单,大家边吃边叙,气氛轻松得就像家里人吃饭一样无拘无束。老先生一边谈话一边掰开馒头把菜夹在里面吃,客人看见了也跟着这样做,最后把盘里的菜一扫而光。后来我才知道两位客人一位是德国知名的科学家,一位是日本科学界的重量级人物。

葛先生是从来不讲名利地位的,我记得有一年过年放假,本是亲朋好友相聚时,老先生却去安庆石化总厂,深入到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中难题。出发前葛先生向我们随行人员打招呼,要每个人从家里带上干粮。当我们行驶到中午时,车就靠在马路边上,把各自带的东西放在车盖上,互相交叉,大家有说有笑品尝各家的食品,那种场面使我终身难忘。晚上我们一行住在外招,才像样子坐在一张桌子上用餐,那都是按标准自己掏钱的。我们边吃边聊天,就在我们吃完时,看到葛先生把一盘盘剩菜剩汤一古脑儿都倒进自己碗里吃个净光。他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教育了我,此后我以老先生为榜样,并且到处宣传老先生节俭的精神,使很多企业家们也养成了这样节约的良好习惯。

对事业执著的葛先生

我听过葛先生三下鞍钢的故事,但让我铭记脑海的是和老先生一起去马钢的经历。那时马钢生产和出口火车车轮,经常被出口商退回不少,都是因为车轮内部有些裂纹,但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马钢请老先生过去帮助解决这一国内难题。我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是付锡寿市长到招待所接老先生到车间考察,我把车子准备好时,葛先生说“你就不要开车了,和我一块坐他们的中巴车吧,可以省下一辆车”。老先生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能省则省的原则。当我们一行来到生产线时,一下围上来许多工人,抢着和老先生握手,轮着和他说话,这个说昨天我们还在读您的书,那个说对您的研究成果都有所了解,今天见到您真有幸!这情景我也很少见到。在工人群里老先生面带笑容回答着大家的提问,谦虚而又平易近人。我不由自主地退到一边,看着老先生和工人在一起开心的场面,渐渐懂得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明白老先生为什么对事业那么执著了。

情感丰富的葛先生

我最近读了老先生给何先生的几封信和给岳父大人的家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人那深深的情、浓浓的意。这让我想起来两件事,有一次是在稻香楼宾馆约见严济慈委员长,其实他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按说相见可以比较随便。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葛先生一大早还是先让我去请示严老安排时间见下面。严老立马答应让老先生过来。当我陪着葛先生从住处过去时,严老早已站在大门口迎接了。两位老人紧紧握着双手,那种互尊互爱的场面真是无法用言语去描绘的。

还有一次是葛先生要出国一段时间,出发去火车站之前,老先生让我早点开车,去三里庵梅山新村拜访看望霍老师。在路上老先生对我说“在老师面前不好看时间,你掌握着时间,差不多了提示一下,那时我才能和老师告别”。这种师生情,这尊敬老师的一次拜访,让我更进一步了解老先生为人处事的态度。

爱吃红烧肉的葛先生

我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同许多人一样,特别喜欢吃红烧肉,现在想起它都还止不住流口水。但万万没有想到,葛先生,一位七十岁左右的生活条件那么好的老人家,也喜欢吃红烧肉。老先生手中常拿着文件包,除了一些书籍和文件,还有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长方形铝制饭盒。那时我负责接送两位老人上下班,到三号楼门前,何先生下车走了,葛先生就把饭盒和菜票交给我,叫我去食堂打点红烧肉,并叮嘱我不要让何先生知道,这事一直瞒到现在。不过记得有一次过年,葛先生请食堂的师傅,帮烧点红烧肉,被何先生知道,两位老人闹得不愉快。我去给二老拜年时,他们还要我评理呢。我当然知道老先生喜欢吃,就帮他打圆场,劝何先生,过大年的葛先生馋嘴了,就让他吃一点吧,两位老人被我说笑了,这才都像没事一样。两位老人出身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一个喜欢吃荤的,一个喜欢清茶淡饭,免不了磕磕碰碰的,但谁都不记仇。接触多了,我也了解两人性格不同,看问题角度也不同,争论也是难免的。我主动把他们当做自己家的老人去关心和照顾,他们什么事也喜欢和我说说了。

我心目中的葛先生

我和两位老先生从第一次相识至今三十多年了,他们对待事业、对待生活方面的态度,让我学到许多从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他们对事业执著,对国家忠诚,对下一代爱护,却唯独没有对自己的关心。葛先生临走时也没有留下遗嘱,唯一的愿望就是把器官捐献给105医院。

当我站在葛先生铜像前瞻仰着,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在我心里就像万里长城。长城是一砖一砖垒起来的,高低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它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经历着风风雨雨的摧淋,长城是祖国的见证,人们也见证了葛先生。周总理曾经说过,“您是在美国第一个举起五星红旗的,祖国永远不会忘记的。”让我们永远记住您吧,敬爱的葛庭燧先生!